数字创新能否降低城乡收入不平等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
编号:125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09 16:18:25 浏览:849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7:21(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场:[S8] 主题8、人文地理与区域高质量发展 [S8-3] 主题8、人文地理与区域高质量发展 专题8.4、专题8.9(19日下午,109)

暂无文件

摘要
数字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助力剂,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在产业结构升级、能源效率提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城乡收入不平等性对碳排放的影响已被广泛研究,然而,新兴数字创新技术是否会降低城乡收入不平等对碳排放的效应,仍未可知。尤其是,这两个因素之间的复杂交互作用,如何影响碳排放尚不清楚。本研究基于2005、2010、2015和2019年中国270个城市样本数据,采用空间随机森林和最优参数的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讨数字创新与城乡收入不平等、能源效率等因子的非线性效应及其之间的交互如何作用于中国城市CO2的排放。结果显示,数字创新对碳排放的单因素影响,在东北、中部、西部和东部地区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东北地区起促进作用,中部和西部地区呈现抑制作用,东部地区则是先增强后减弱。在交互作用方面,东北地区,数字创新与城乡收入不平等交互表现出先减弱再增强;中部和西部地区两者的交互呈现出持续增强的作用;而在东部地区则表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数字创新与其它因素的交互作用在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空间效应,不同区域应根据其具体发展特征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东部地区的数字创新与城乡收入不平等已表现出减弱作用,表明加强数字创新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可有效降低碳排放,东北地区应进一步加强数字技术的利用,中部和西部在现有数字创新的基础上,应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以降低两者的交互作用影响。这启示我们在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中,要充分发挥数字创新技术的作用,减小城乡收入不平等性,更需发挥两者的复合作用来降低城市的碳排放。同时本研究适用于全球其它正在经历数字创新转型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促进绿色创新、减少因收入不平等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
 
关键词
城市;碳排放;数字创新;影响
报告人
陈亮
1.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稿件作者
陈亮 1.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康婷婷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