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数据融合估算中国滨海湿地蓝碳碳储量
编号:123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3:12:12 浏览:1241次 特邀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08:0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S7] 主题7、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 [S7-6] 主题7、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 专题7.10、专题7.7(19日上午,305)

暂无文件

摘要
相比大多数陆地生态系统,滨海湿地具有更高的碳吸收速率和存储能力,因而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中,利用卫星遥感数据结合样方/站点调查数据、气象、地形、土壤等多源辅助数据,构建数据驱动模型,系统性在网格尺度估算了中国滨海湿地盐沼与潮滩、红树林与海草床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与土壤碳储量,并在滨海地级市行政区尺度评估了各地区蓝碳碳储量。该研究结果、方法与发展的数据产品对于理解我国蓝碳生态系统碳汇、碳储量及增汇管理均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滨海湿地,蓝碳、碳中和、滨海湿地、海岸带
报告人
孙少波
副教授 天津大学

稿件作者
孙少波 天津大学
宋照亮 天津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