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氧化物减排对中国东部城市地区地表臭氧浓度影响
编号:123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09 15:44:16 浏览:750次
张贴报告
摘要
在臭氧前体物不均衡减排的背景下,目前对中国东部臭氧浓度长期变化趋势及其成因的认识尚不清晰。为探究中国东部地区臭氧变化趋势的控制因素,在合肥、淮北、泰安开展了臭氧及其前体物长期观测试验。结合卫星和地面测量结果,详细评估了中国东部地区臭氧低值浓度、典型浓度和峰值的变化趋势。观测结果表明,2017-2022年5-9月,中国东部地区地表臭氧峰值浓度显著下降(-0.5%/yr),而臭氧低值浓度上升(0.3%/yr)。中国东部地区臭氧变化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人为排放(约占85%),气象因素的贡献不大(约占15%)。在臭氧浓度急剧增加的时段(8:00-11:00),臭氧生成敏感性处于VOC控制或过渡控制状态,而在臭氧浓度达到峰值(约 14:00)时,通常处于NOx控制状态。大幅减少氮氧化物排放对臭氧浓度峰值(降低)和低值(升高)浓度的影响截然相反,而降低挥发性有机物浓度是改善当前中国东部地区大气臭氧污染的关键。此外,通过长期卫星观测,地表臭氧生成敏感性在空间尺度上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其中VOC控制区的面积比例在下降,而NOx控制区的面积比例在上升。我们的研究结果强调了氮氧化物减排对控制臭氧峰值水平的积极影响,在制定臭氧控制政策时应考虑臭氧生成敏感性在一天中的规律性变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