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南部和新西兰在末次冰期千年尺度上反相的冰川波动
编号:122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2:55:59 浏览:820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5:1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1] 主题1、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S1-7] 主题1、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专题1.5、专题1.9、专题1.8(19日下午,205)

暂无文件

摘要
由于缺乏北半球高分辨率的10Be年代数据汇编,我们尚无法确定末次冰期期间全球冰川范围的波动是否同步,这阻碍了我们对过去全球气候变化机制的理解。本文通过汇编和重新分析青藏高原南部476个漂砾的10Be暴露年代数据,并将其与南半球南阿尔卑斯山地区的冰川地质记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在末次冰期的千年尺度上,这两个地区的冰川演化存在相反的趋势。对比了根据冰川-气候模型反演的古温度结果后,我们进一步认为,在这两个区域中冰川达到稳定状态所需要降温值接近。我们推测,AMOC变化引起的全球大气和海洋环流的极地/赤道方向移动可能是主要的驱动机制。我们的研究结果提供了支持两极跷跷板假说的冰川地质证据。
 
关键词
千年尺度的冰进,10-Be暴露测年,Heinrich 阶段,青藏高原南部,南阿尔卑斯山
报告人
王潍诚
兰州大学

稿件作者
王潍诚 兰州大学
王杰 兰州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