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贯穿流热输运对三年拉尼娜事件充电过程的影响
曹子阳
1,李明婷
1,2*,王东晓
1,2
1. 中山大学 海洋科学学院,珠海 519082;2.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珠海 519082
2020-2023出现的21世纪第一个连续三年拉尼娜事件导致了一系列全球尺度的极端气候事件,从热带太平洋的充放电过程角度三年拉尼娜事件表现为更长时间的太平洋热含量积累充电过程。本研究通过对比单年和三年拉尼娜事件期间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热收支,量化了连接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唯一海洋通道—印尼贯穿流热输运在三年拉尼娜事件再充电过程中的贡献。三年事件中热带太平洋温跃层热含量增加4.10 ZJ,而单年事件中增加2.95 ZJ,热带太平洋从大气获得的净热量是18.89 ZJ,是单年事件的三倍(5.40 ZJ),而三年事件中异常增大的印尼贯穿流热输运达-15.01 ZJ,抵消了大部分太平洋上空大气净热通量的正贡献。印尼贯穿流输运的热量汇入印度洋,并主要通过印度洋边界流流出热带印度洋。此外,印尼贯穿流热输送主要集中在次表层(100-200米),尤其在三年事件的第二年期间更为显著。增强的印尼贯穿流热输送使得西太平洋与东印度洋温跃层高度相连,扩展了ENSO发展的“充电-放电”区域,进而改变了太平洋和印度洋气候变化的空间格局和时间演变。
基金项目:国自然面上项目-上游水团来源不同配比下的印尼贯穿流热盐输运与气候效应(批准号:42276005)
第一作者简介: 曹子阳(2002—),男,本科生,研究方向:海气相互作用. E-mail:caozy8@mail2.sysu.edu.cn
*通信作者简介:李明婷(1992-),女,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海洋环流,海气相互作用. E-mail:limt27@mail.sysu.edu.cn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