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扇形小波的马尔库斯-威克海山区有效弹性厚度计算及其岩石圈结构演化分析
编号:1155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2:18:22 浏览:799次
口头报告
摘要
随着平顶海山中富钴结壳的发现和开发,认识和了解海山的形成过程以及深部岩石圈的构造演化尤为重要。本文选用基于 Morlet 小波的扇形小波变换算法反演马尔库斯-威克海山区的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通过重力异常数据和海底地形数据得到了 Te 的精确估计,避免了传统傅里叶变换中窗口尺度对结果的影响,解释并验证了马尔库斯-威克海山的地质成因。结果表明,研究区的 Te 值变化范围较大(5~50km),主要与构造单元和主要构造边界相关。海山区的 Te 值相对较低,约为 10~20km,海山加载时的岩石圈年龄与海山的Te值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可能是岩浆活动对岩石圈强度的影响还未消除。研究区莫霍面深度介于 15~26km之间,远高于周围盆地区域(10~14km),反演后得到的深度变化表明,海山的重力加载对地壳产生了弯曲应力,进而影响了莫霍面深度,根据扇形小波法计算的居里面深度也反映了该区域的热结构。基于 Morlet 小波变换得到的Te 值变化揭示了岩石圈的深部构造特征,同时为马尔库斯-威克海山区的空间分布和深部动力过程提供了更有力的地质证据。
关键词
西太平洋,马尔库斯-威克,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扇形小波法,岩石圈结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