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琼火山深部热液-岩浆系统的大地电磁成像研究
编号:114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2:18:20 浏览:835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6:2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6] 主题​6、海洋地球科学 [S6-8] 主题6、海洋地球科学 专题6.12、专题6.14(19日下午,304)

暂无文件

摘要
位于华南大陆南缘的雷琼火山是我国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第四纪火山群之一。前人研究认为其成因与地幔柱和板块深俯冲叠加作用下的地幔热物质上涌有关,但对上覆岩石圈内现今是否发育活跃的岩浆存储和补给系统仍存在模糊和争议。由于电导率对熔体和挥发份含量变化敏感,大地电磁测深(MT)方法是约束火山深部岩浆系统结构、组分及状态的关键地球物理手段之一。在充分压制海岸效应的前提下,本研究基于宽频带与长周期MT密集台阵数据构建了雷琼火山区岩石圈的精细三维电性结构,并结合其他多学科资料对壳内岩浆储库赋存状态、岩石圈地幔熔融机制等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成像结果显示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北部深部各存在一个由近地表延伸至上地幔的显著低阻异常,证实存在由地幔熔融源区-岩浆通道-壳内岩浆房-浅表热液活动组成的活跃岩浆-热液系统。由于岩石圈地幔温度不足以使干燥橄榄岩发生部分熔融,我们推测挥发份的加入在维持雷琼火山岩浆系统的活跃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雷琼火山, 岩浆系统, 热液活动, 电性结构, 大地电磁测深
报告人
李鑫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稿件作者
李鑫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