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震接收函数的南海西北部陆缘岩石圈结构与地幔动力学特征研究
编号:114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2:18:17 浏览:783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6:5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6] 主题​6、海洋地球科学 [S6-8] 主题6、海洋地球科学 专题6.12、专题6.14(19日下午,304)

暂无文件

摘要
南海西北部大陆边缘是青藏高原东南缘剪切构造和南海伸展构造的衔接区域,浅表新生代岩玄武岩和地震活动分布广泛。然而,这些地表过程的深部动力学目前尚存在争议。本文基于北部湾区域流动台阵和固定台网的156个宽频带地震仪的远震波形数据,计算了P波和S波接收函数。初步结果显示北部湾东部区域的地壳厚度和纵横波速度比结构存在明显异常,雷州半岛区域的岩石圈-软流圈界面深度更浅。结合区域晚新生代岩浆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我们推测北部湾的岩石圈结构特征为南海扩张停止之后的深部地幔上涌所导致。
关键词
南海西北部陆缘,接收函数,岩石圈结构,晚新生代玄武岩,地幔上涌
报告人
林泽晖
博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稿件作者
林泽晖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徐敏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肖卓 广西民族大学
张亚运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周勇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