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东北部地壳结构及对下地壳多期岩浆侵入的指示
编号:1136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2:16:50 浏览:704次
张贴报告
摘要
南海北部陆缘经历了从中生代活动大陆边缘(俯冲)到新生代被动大陆边缘(裂谷-海底扩张)的连续转变,并存在多期伸展和岩浆作用。深部岩浆的底侵导致了下地壳高速的形成,然而不同学者对于下地壳高速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目前较为主流观点认为,南海北部陆缘存在古俯冲相关的岩浆底侵,而靠近洋陆过渡带区域转变为了裂后期及张裂期后的岩浆作用。但对于这两个时期的形成的下地壳高速特征是否一致、是否存在明显的界限等问题,目前尚不清楚。潮汕坳陷与北侧中生代火山弧东沙隆起相连,位于不同起源下地壳高速可能的过渡区域。本文利用2021年新获得的主动源地震数据,对南海东北缘潮汕坳陷和东沙隆起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本区已发表的7条地震剖面,得到区域假三维结构,定量计算下地壳高速的总体体积,并分析下地壳速度的分布及特征,以期对南海北部陆缘下地壳高速获得新的认识。
稿件作者
张洁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卫小冬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