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物中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分子模拟研究
编号:1123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2:08:30 浏览:828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4:36(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2min

所在会场:[S6] 主题​6、海洋地球科学 [S6-8] 主题6、海洋地球科学 专题6.12、专题6.14(19日下午,304)

暂无文件

摘要
  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和水形成的类冰晶体,其广泛存在于大陆边缘的海底以及永久冻土地带。天然气水合物不仅是战略能源,而且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其大规模分解可能引发海底滑坡和温室效应。对海洋沉积物中水合物形成机制的研究有助于解决水合物成藏、开发和利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水合物储量的估计、水合物开采过程中水合物二次形成,以及二氧化碳水合物形式海底封存的问题。
  通过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我们针对沉积物矿物表面亲水性和矿物缝隙大小对甲烷水合物形成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合物笼子倾向于在靠近溶液/气体界面的溶液相,以及靠近疏水性矿物表面的溶液相中形成。当其他条件固定时,气体水合物更倾向于在亲水狭缝中首先成核。然而,随着狭缝尺寸的增大,水合物倾向于首先在尺寸较大的狭缝中成核。此外,疏水表面有助于甲烷溶解于水,这既能促进甲烷气泡之间的分子运移,又能增强甲烷水合物的成核。气体预先填充狭缝体系能显著的加速甲烷水合物的成核。
  上述研究结果既能够丰富和发展晶体成核理论,也能为水合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机制,分子模拟
报告人
张正财
研究员 崂山国家实验室

稿件作者
张正财 崂山国家实验室
吴能友 崂山国家实验室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