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KNiFC-PAN快速测量海水中的放射性铯及其应
编号:108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1:35:32 浏览:817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1:1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6] 主题​6、海洋地球科学 [S6-4] 主题6、海洋地球科学 专题6.10、专题6.13(19日上午,201)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仅限参会人,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向海洋排放了大量的人工核素,2023年日本开始核污染水排海计划,这以行动也将持续给海洋带来大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其中就包含放射性铯。海水中放射性铯测量必须经过浓缩,然后应用γ谱仪进行测量。为了能快速测量得到海水中放射性铯的活度浓度,国内外已研制了多种可浓缩放射性铯的吸附材料,如普鲁士蓝,有机复合吸附剂,磷钼酸铵,铁氰酸铜等。本研究采用有机聚合物的亚铁氰化镍钾(KNiFC-PAN)树脂材料有效吸附海水中的铯,制备了3个KNiFC-PAN基质成分的放射性铯标准样品,对井型高纯锗γ谱仪进行刻度后,开展海水样品中放射性铯的快速测量,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我国沿海海水中放射性铯的测量。研究发现KNiFC-PAN树脂材料以60ml/min速度过滤海水后,约6小时可完成20L海水中放射性铯的吸附。制备的3个标准样品的刻度结果在2%以内一致,分析得到井型高纯锗γ谱仪对Cs-137和Cs-134的探测下限分别为0.2Bq/m3和0.4Bq/m3。在我国沿海海水中均测到Cs-137,其活度浓度为0.37~1.2Bq/m3,而未检测到Cs-134。说明该方法能快速检测海水中放射性铯,并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关键词
KNiFC-PAN,放射性铯,γ能谱
报告人
李则书
博士研究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

稿件作者
李则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
拓飞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