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琼东南陆坡潜流时空变化及形成机制研究
编号:104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1:25:02 浏览:825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16:4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S6] 主题​6、海洋地球科学 [S6-1] 主题6、海洋地球科学 专题6.3、专题6.5、专题6.10(18日下午,201)

暂无文件

摘要
本研究首次揭示在琼东南陆坡上沿~500-1000 m等深线附近,冬季南海西边界流下部存在间歇性的潜流现象。现场观测表明,此潜流在2006-2007年深冬1月份,主体位于200-800 m深度,核心流速>20 cm/s,流幅达30-50 km,流轴沿陆坡延伸超过200 km,输运量可达5.5±1.0Sv。多源资料融合分析表明,该潜流从季节到年际尺度上均存在显著的变化特征。驱动机制方面,动量收支诊断结果表明,在琼东南海域存在沿陆坡方向的压强梯度,其可为该潜流提供驱动力。研究表明,当冬季南海西边界流与琼东南转折的陆坡地形相互作用时,可在海南岛南部陆坡带出现的局地水位抬升,继而产生上述沿陆坡方向的压强梯度。该潜流的时空变化,亦可能受入侵陆坡的中尺度涡和西传的罗斯贝波调制。
 
关键词
南海西边界流,潜流,陆坡流,压强梯度力
报告人
沈俊强
副研究员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稿件作者
沈俊强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