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特拉敖包矿产地环河组物源及铀矿化特征
编号:1026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1:23:36 浏览:853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08:27(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min

所在会场:[SP] 张贴报告专场 [sp15] 主题15、矿产与资源

暂无文件

摘要
摘  要: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砂岩型铀矿富集区,下白垩统环河组作为新发现的含矿层位,备受关注。为了揭示环河组砂岩型铀矿的物源、构造背景及沉积环境对铀富集的约束。选取研究区环河组代表性的10件砂岩样品,采用电子显微镜、XRF和ICP-MS及电子探针微区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首次揭露并报道了杭锦旗伊和乌素地区独立铀矿物主要为铀石、钛铀氧化物和极少的沥青铀矿,结合砂岩主量元素相关图解及Sr/Ba、Sr/Cu、V/Cr、U/Th、Cu/Zn比值,发现研究区环河组砂岩的源岩为长英质火成岩,其构造背景为活动大陆边缘,后期沉积于干热的半咸水-咸水水体,含矿层为还原环境,而非含矿层为弱氧化环境。此外,结合前人研究发现沉积物主体来源于盆地盆地北部大青山-乌拉山、阴山和盆地西部阿拉善东缘出露的中酸性侵入岩。源区富铀花岗岩体的物源供给造成了目的层砂岩铀的预富集,在氧化的水体中活化U6+的迁移,在还原水体中,将U6+还原成U4+以铀石最终沉淀成矿。
关键词:物源分析;元素地球化学;砂岩型铀矿;环河组;鄂尔多斯盆地
 
关键词
物源分析;元素地球化学;砂岩型铀矿;环河组;鄂尔多斯盆地
报告人
孙达
博士研究生 东华理工大学

稿件作者
孙达 东华理工大学
夏菲 东华理工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