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新世以来南大洋对西南极冰盖基底热状态的影响
编号:101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1:21:51 浏览:1158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20日 10:4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1] 主题1、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S1-9] 主题1、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专题1.13、专题1.12(20日上午,304)

暂无文件

摘要
上新世-更新世气候转型期间南半球的气候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全球变冷影响南大洋海水浮力,从而导致了南大洋的成层化(Sigman et al., 2004),与此同时南大洋的锋面系统开始北移(Taylor et al., 2018)并且形成于南大洋的中层水也逐步具有现代水团特征(Karas et al., 2011, 2019)。另一方面,冰盖自身动力学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地质证据表明西南极(WAIS)在气候更动荡的更新世反而变得更稳定(De Santis et al., 1999),而这种稳定性可能是受到“过量下蚀”的负反馈影响(De Santis et al., 1999),也可能是由于冰盖体积增长后其内部变得更稳定(Rebesco et al., 2006)。
然而,模拟研究认为随着气候变化在更新世更剧烈,西南极冰盖本身也变得相当活跃(Pollard & DeConto et al., 2009)。在此,我们以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374航次在罗斯海所钻取的U1524站(-74.0507°, -173.6335°; 2394 m水深)柱状沉积物为研究样品,利用沉积物的Fe、Ti、蛋白石含量来分别计算了该站位处的碎屑物质堆积速率。我们认为南极大陆边缘的碎屑物质堆积速率的长期变化并非受控于冰盖活跃程度而是受控于冰盖基底热状态。更新世以来西南极大陆边缘碎屑物质堆积速率的降低反应了冰盖由暖基底转为冷基底,且这种转型是南大洋变冷、锋面南移导致的。
 
关键词
南大洋 西南极冰盖 上新世-更新世气候转型
报告人
刘恒
学生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稿件作者
李铁刚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刘恒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