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 2023-10-14 16:09:56
巯基黏土矿物材料钝化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持效性
巯基凹凸棒石,巯基膨润土,钝化修复,Cd,土壤,持效性
摘要录用
钟晓琴 / 成都理工大学
朱霞萍 / 成都理工大学
农田土壤的修复技术具有特殊性,在不影响耕作的情况下进行可最大限度保证农户的利益,钝化修复技术是首选。现阶段钝化技术关键核心是材料,除了材料在应用过程中的成本、效率外,持效性更是实际田间钝化修复中的难点。发掘膨润土、凹凸棒石天然黏土矿物的环境属性,基于有机巯基定向配位作用,通过硅烷偶联化创新性地研发了对重金属吸附率高、吸附作用力强的复合黏土矿物土壤修复材料(ATP-SH和Bent-SH)。将材料分别施加到Cd污染农田土壤中,施加量为土壤质量的0.25%、0.5%、1%和1.5%,连续开展了多季水稻和多季油菜的盆栽,测定了每季作物成熟后土壤有效态Cd、籽实中Cd含量,秸秆中Cd含量,探究了材料应用于不同Cd污染程度土壤的钝化有效性和持效性,以推动材料在钝化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将ATP-SH施加到Cd含量为1.32 mg/kg(S0)、3.72 mg/kg(S1)、5.47 mg/kg(S2)的盆栽土壤中,经过两年四季的作物生长,随着ATP-SH添加量增加,不同镉污染系列土壤有效态Cd、籽实Cd含量均明显下降,最大下降率分别为:第一季:74.27%、95.81%;第二季:84.41%、93.06%;第三季:62.15%、62.15%;第四季:63.75%、84.30%;将Bent-SH施加到Cd含量为6.0 mg/kg的盆栽土壤中,经过三年三季的作物生长,随着Bent-SH添加量的增加,土壤中有效态Cd、大米及秸秆中的Cd含量均而呈下降趋势,最大下降率分别为:第一季:58.10%、42.22%和55.17%;第二季:57.35%、73.10%和84.50%;第三季:34.25%和96.58%(未测秸秆)。分析不同材料添加量后有效态Cd含量、籽实中Cd含量变化与作物种类、品种、淹水或是旱作环境的关系,表明复合材料对土壤中重金属的钝化效果与材料添加量、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作物种类、作物品种和淹水环境密切相关。ATP-SH和Bent-SH都能持续地降低土壤Cd的活性,阻隔Cd从土壤向作物籽实迁移,对于Cd污染土壤具有较好的应用持效性。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1月05日

    2023

    11月08日

    2023

  • 10月25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11月04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 11月05日 2023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承办单位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