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 2023-10-25 13:34:03
有机污染土壤绿色低碳热修复技术研究及应用
有机污染土壤;热修复;余热回用;数值模型
摘要录用
詹明秀 / 中国计量大学
张生东 / 中国计量大学
徐旭 / 中国计量大学
王进卿 / 中国计量大学
焦文涛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我国因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搬迁产生了大量遗留污染地块,引发了严重的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问题,其污染修复迫在眉睫。现有场地有机污染土壤热修复技术均面临能耗偏高问题,本报告针对水泥窑、陶粒窑协同处置等高温(≥800℃)热修复技术,阴燃中温(450℃≤T<800℃)热修复技术和原位热传导、电阻加热、蒸汽加热以及热耦合微生物、化学氧化等低温(<450℃)热修复技术,探究有机污染土壤热修复过程中多场耦合条件下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机制,建立精准刻画污染物宏观迁移与微观反应的数值模型,阐明实际修复场景多因素影响污染物迁移转化路径的机理,创建低碳热修复技术优化方法,为多技术联用突破单一热修复碳排放高的瓶颈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构建“热-湿-电”多场耦合作用下污染物的迁移转化预测模型,为土壤有机污染修复过程的高精度预测提供数值模型支撑。基于上述研究,开发污染土壤原位热修复参数优化智慧平台软件,采用余热回用、技术耦合、能量梯级利用等方式,研发系列有机污染土壤绿色低碳热修复技术装备,实现综合节能>10%,并结合有机污染土壤热修复项目典型案例讲述减污降碳的技术堵点及可行的解决方案。本研究将为我国有机污染土壤低碳可持续修复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1月05日

    2023

    11月08日

    2023

  • 10月25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11月04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 11月05日 2023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承办单位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