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 2023-10-23 19:25:13
受重金属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理论与技术
农田,重金属,安全利用,低积累品种,集成模式
摘要录用
廖晓勇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王亮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严重的环境问题,给粮食安全和公众健康带来巨大威胁。以保障受污染耕地合理利用和农产品达标生产为目标的耕地安全利用是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耕地污染治理的基本思路。本报告系统梳理了我国受重金属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研究进展,提出了“源头防控为前提、安全利用为支撑、评价预警为保障”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理论框架和以品种和材料双引擎驱动-分区分类治理的技术思路。在技术研发与模式集成方面,以低积累作物品种高效筛选和应用策略优化为核心,建立了分子标记和环境表型相结合的稳定优质低累积品种筛选方法;围绕其镉低积累特征,根据适用阈值和污染程度等配以不同农艺措施,研发低成本长效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体系。一是建立了基于低累积品种“镉离”安全利用模式,可使农产品降镉率达80%以上,综合达标率达90%以上,技术成果获评2023年农业污染防治20项成就案例。二是构建了边生产边修复的“厉害(LIHAI)”模式,将低累积作物与超富集植物进行优良生态型有机组合,修复后作物籽粒降镉/砷率达22%-70%,农产品重金属含量达标。技术模式在广东、湖南以及河南等地累计推广超过10万亩,为我国中轻度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提供实用性解决方案。最后提出了未来我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研究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污染源的精准识别与防控、构建基于大数据+机器学习的智能装备和发展智慧决策理论与方法等。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1月05日

    2023

    11月08日

    2023

  • 10月25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11月04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 11月05日 2023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承办单位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