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 2023-03-16 11:04:37
基于风廓线雷达对秦皇岛市连续臭氧污染研究
臭氧污染;气象条件;海陆风影响;输送影响
摘要录用
靳甜甜 / 河北省秦皇岛市气象局
利用L波段风廓线雷达资料,NCEP 2.5*2.5的再分析资料、气象观测和环境监测等资料,对2022年5月19-24日秦皇岛地区连续性臭氧污染过程的污染特征、气象条件、海陆风的影响、污染物垂直扩散条件及污染物输送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月19-24日出现连续性污染,19-21日轻度污染,23-24日出现在中度污染。污染发生时段,500hPa形势场为暖脊控制,850hPa为西南气流,地面为低压中心控制,有利于污染的维持和发展,且存在明显的逆温层,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湍流交换和热力对流,高、低空形势场均有利于污染物的生成和聚集;从气象要素来看:较高的气温,相对湿度均在85%-90%左右,且以西南风为主,夜间风力较小,且存在明显的辐合,较长的日照时数,静稳指数偏高,有利于臭氧浓度的升高。海陆风的影响:5月21日、22日夜间通过西南风(陆风)将污染物输送至海上,5月22日、23日白天为偏东风和东南风(海风),携带的湿气流与陆地上相对干热的空气相遇,将污染物再由海风带回陆地,加剧了污染的循环累积。从风廓线雷达,中低层存在明显的陆风,之后转变为海风,海风达到的高度约为2km左右,且存在垂直方向的辐合,且夜间有明显的下沉运动,有利于夜间臭氧的沉降,致使夜间污染物浓度出现次高值。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5日

    2023

    05月17日

    2023

  • 05月10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31日 2023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气象学会
联系方式
  • Mrs. 赖冰冰
  • 010*********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