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 2023-03-06 15:59:16
大城市雷暴大风的形成机理及预报预警探讨 -以“6.30”大风为例
雷暴大风,雷暴云,弓型回波,预报预警
摘要录用
郑丽娜 / 济南市气象局
随着大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的热岛效应愈发明显。夏半年易突发强对流天气,给人民生产、生活、人身安全造成危害。以2021年6月30日(简称“6.30”)为例,受强风暴云影响,济南市区出现了8~10级,局地11级的大风天气。10级以上大风出现在市区南侧与东侧山地的迎风坡,山地之间的峡谷地带等。对流单体风暴由初生到加强到爆发之间经历了约1个小时。单体风暴初生时TOP、HT、VIL及MaxdBZ等出现跃增,其中在6分钟内VIL增加了16 kg·m3,TOP增高了2.4 km。HT的下降是对流天气爆发的一个重要指标,在MaxdBZ为60 dBZ以上的高质心核距地1.7 km时,只需6分钟地面就能观测到灾害性大风的发生。在对该类大风天气进行预报预警时,首先应关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若有明显的影响系统,且具有“上干冷、下暖湿”的对流不稳定层结,应引起重视,密切关注雷达回波情况。当发现上游有对流回波生成加强,移动方向有可能影响该地,且上游已出现大风天气,应及时发布预警信号。其次要关注对流风暴的特征:是否存在20 m·s-1及以上的中层径向辐合,0.5°仰角是否出现了速度模糊,出流(或入流)速度是否在30 m·s-1以上等,这决定了预警信号的等级。最后要关注地面中尺度系统,比如中尺度辐合线、地面冷池与中尺度冷高压等。地面冷池与冷高压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能表征风暴的强度;中尺度辐合线上易有新的对流单体生成,与风暴云母体构成正反馈机制。这些特征能辅助预测风暴的维持时间。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5日

    2023

    05月17日

    2023

  • 05月10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31日 2023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气象学会
联系方式
  • Mrs. 赖冰冰
  • 010*********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