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站
国际站
软件
办会软件
网络研讨会
视频会议
虚拟会议
机构版
软件下载
会议
专业分类
国内活动
海外活动
报告频道
索引
服务
创建活动
讲座
研讨会/课程
会议
登录
注册
第九届全国城市气象学术论坛
2023年05月15日~17日
中国 · 雄安新区
会议
线下活动
线上直播
0
浏览
0
条评论
官网
收藏
分享
摘要详情
活动首页
摘要清单
摘要详情
ID / 提交时间
34
/ 2023-03-02 15:46:35
标题
京津冀中部强对流形成的环境特征和触发机制
关键字
强对流;中尺度特征;冷池;触发机制
主题及专题
(三)城市高影响天气与气象服务
状态
摘要录用
作者
许敏 / 廊坊市气象局
摘要
2021年7月5日下午至夜间,京津冀中部地区陆续出现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小冰雹等混合型强对流天气,基于地面自动气象站、多普勒雷达、FY-2G气象卫星、微波辐射计以及ERA5等多源资料,重点对此次强降水形成的大气环境条件和触发机制等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混合型强对流天气发生前即显现出良好的水汽条件,低层和中层的水汽通量强辐合早于降水1~2 h出现,整层大气可降水量在强抬升作用下不断累积;垂直假相当位温能量锋区的形成,“上干下湿”不稳定层结的维持,0~6 km强垂直风切变以及对流有效位能、K指数、SI增强等条件的建立,为强对流的爆发创造了热力、动力和不稳定环境;高空槽东移携带干冷空气南下与低空暖舌共同形成的不稳定层结,为强对流天气的出现提供了天气尺度上升运动;下午时段出现的强对流较夜间能量释放更大,高强度的降水导致局地气温骤降,冷池效应更明显,其南移过程中与强降水落区对应,冷池边界的地面辐合线为中尺度触发系统;云底高度迅速下降、云底红外亮温骤增预示着强对流云团形成,云体东南边界清晰的暗影表明积雨云强烈发展。大尺度天气背景下,对中尺度系统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提升强对流天气的理论认知。
活动首页
活动日程
时刻表
摘要清单
直播与回放
活动相册
我的审稿
管理活动
重要日期
会议日期
05月15日
2023
至
05月17日
2023
05月10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05月31日
2023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气象学会
联系方式
Mrs. 赖冰冰
010*********
登录查看完整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2021年10月13日 中国 雄安新区
第八届全国城市气象学术论坛
联系方式
×
提示
×
即将访问第三方域名
您即将访问第三方域名,请注意您的账号和财产安全。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
点此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