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站
国际站
软件
办会软件
网络研讨会
视频会议
虚拟会议
机构版
软件下载
会议
专业分类
国内活动
海外活动
报告频道
索引
服务
创建活动
讲座
研讨会/课程
会议
登录
注册
第九届全国城市气象学术论坛
2023年05月15日~17日
中国 · 雄安新区
会议
线下活动
线上直播
0
浏览
0
条评论
官网
收藏
分享
摘要详情
活动首页
摘要清单
摘要详情
ID / 提交时间
240
/ 2023-05-08 16:02:35
标题
建筑形态与人为热排放方式对街区风热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关键字
计算流体力学(CFD),人为热排放,建筑形态,污染物排放
主题及专题
(五)城市大气环境与健康
状态
摘要录用
作者
赵宇杰 /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梁靖婧 /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杭建 /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摘要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建筑能耗急剧增加、城市气温不断升高。为应对逐渐加剧的城市热岛效应,缓解城市热岛的影响,主要原因之一的人为热排放的影响机制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因此,本研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结合标准k-ε模型、人为热排放模型和污染物暴露模型,量化了二维街谷中湍流和浮力效应对空气流动、温度和污染物扩散的综合影响。本研究考虑了两种人为热排放方案(侧壁热源和屋顶热源)、不同街道宽高比(H/W = 1, 5)和三种建筑设计(建筑等高、建筑高度变化和建筑架空设计)。
结果表明,侧壁热源使街谷内涡旋结构破坏、街谷升温和污染物稀释明显而顶部热源影响不明显。建筑架空设计具有较好的通风能力,表现为街谷内升温程度小和污染物浓度低。行人区内,人为热源位置决定街谷升温程度,深街谷中温度更高,架空层设计有利于街谷缓解升温。
活动首页
活动日程
时刻表
摘要清单
直播与回放
活动相册
我的审稿
管理活动
重要日期
会议日期
05月15日
2023
至
05月17日
2023
05月10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05月31日
2023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气象学会
联系方式
Mrs. 赖冰冰
010*********
登录查看完整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2021年10月13日 中国 雄安新区
第八届全国城市气象学术论坛
联系方式
×
提示
×
即将访问第三方域名
您即将访问第三方域名,请注意您的账号和财产安全。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
点此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