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 2023-03-27 12:30:59
CMIP6模式中的近百年气温日较差变化
气温日较差;趋势;CMIP5/6;外强迫;北半球
摘要录用
孙秀宝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气候变暖背景下,1901年以来全球观测到的地表气温日较差(DTR)显著减小。作为日内极端气候指数,DTR的长期变化对于全球和区域农业、生态、人类健康都具产生了极其的重要影响。然而,前期的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中,模式模拟的DTR减小幅度远小于观测。目前,新一代CMIP6模式是否改善了对DTR趋势变化的模拟性能,并且改进的原因都不明确。因此,我们评估了CMIP5和CMIP6模式对1901年以来DTR变化的模拟性能,并分析了两阶段模式存在差异的原因,也进一步探讨了外强迫在DTR变化中的作用。通过分析27个CMIP6模式输出的历史试验数据,我们发现模拟的DTR(-0.26℃)的下降幅度与1901-2014年间观测到的DTR下降(-0.24℃)相似,这意味着CMIP6阶段多模式集合平均不再低估DTR的减小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CMIP5,CMIP6模式对DTR减小趋势幅度模拟的改进主要由于CMIP6模式对温室气体强迫(GHG)具有更高敏感性。在空间上,CMIP6模式总体上可以呈现DTR的空间变化分布规律,尽管在DTR增加的地区仍然存在较大的模拟偏差。此外,依据最新的CMIP6模式,我们分析发现1901年以来DTR的下降主要归因于人为外强迫的潜在影响(GHG贡献了DTR下降趋势中的约75%),而在自然外强迫仅仅可以解释约5%的DTR趋势下降,说明CMIP6阶段明确了近百年DTR的下降主要由人类活动主导。未来,在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2-4.5到5-8.5情景下,21世纪末北半球的DTR将持续下降0.46-0.78℃(相对于20世纪初)。如果不采取减排措施,未来昼夜温差将持续显著减小,意味着北半球未来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健康面临的风险都将显著增加。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5日

    2023

    05月17日

    2023

  • 05月10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31日 2023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气象学会
联系方式
  • Mrs. 赖冰冰
  • 010*********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