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底斯曲水岩基的斜长石微区结构和成分研究:对岩基增量生长和岩浆储库性质的启示
编号:979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9 17:42:38 浏览:546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岩基的形成对于理解岩浆系统演化和大陆地壳的形成和分异具有重要意义。岩浆储库以晶粥为主和大型岩基增量生长的新范式对巨量岩基的成因和聚集机制、岩浆储库的性质和动力学过程、以及大陆地壳的演化过程意义深远。本文使用背反射图像、阴极发光图像、原位电子探针主量元素、LA-ICP-MS微量元素和Sr同位素分析对曲水岩基五种岩性中的斜长石进行了详细的综合分析,讨论了不同岩体的成因和它们之间的联系,揭示了岩基组装的详细过程和岩浆储库内复杂的演化过程。第一组花岗闪长岩中的斜长石具有核-边结构和筛状环带,An值在15-60之间,Sr(500-1250 ppm)、Ba(50-400 ppm)含量和ISr比值(0.7035-0.7050)低,表明其经历基性岩浆的注入。第二组斑状二长花岗岩与第一组具有相似的An值范围,但Sr含量(900-2200 ppm)和ISr比值(0.7045-0.766)更高,表明其岩浆源区更富集。不同采样位置斜长石的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指示其岩浆源区在空间上具有不均一性。第三组基性岩脉和暗色包体中斜长石环带类型、Sr、Ba含量和ISr比值与第一组相似,但其较大的An值变化范围(20-90)表明其是玄武质岩浆分离结晶且与长英质岩浆发生混合形成的。晚期的花岗闪长岩和石英二长花岗岩相比于其他组具有高Sr含量(500-3000 ppm),其ISr比值与斑状二长花岗岩相似,表明它们也是由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产生的。丰富的正常环带和韵律环带表明它们在岩浆房中经历了分离结晶,而石英二长花岗岩中典型的斜长石聚斑晶表明其经历了晶粥再活化过程。曲水岩基中斜长石多样的结构和复杂的环带表明岩基经历了不同的岩浆储库演化状态。总的来说,增量生长的岩浆储库是一个开放系统,通常会发生分离结晶、岩浆对流、混合与补给和晶粥再活化等。本研究表明斜长石的不同结构和原位地球化学特征可以详细地揭示岩基的增量生长过程,并对岩浆储库性质提供了重要见解。
关键词
增量生长,原位Sr同位素,岩浆储库,斜长石,曲水岩基
稿件作者
阮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骆必继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张宏飞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