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麦草腐烂根系重塑多氯联苯降解功能微生物群落机制研究
编号:962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1 11:07:39 浏览:458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7日 14:3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19B] 19B、土壤科学与环境健康 [19B-2] 19B-2 土壤科学与环境健康

暂无文件

摘要
植物死亡后的根系腐烂分解过程广泛存在于自然生态系统中,与微生物生态功能发挥紧密相关。但其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命运的影响及其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DNA稳定同位素探针技术(DNA-SIP)结合代谢组学技术,通过原位鉴定活性多氯联苯降解微生物和解析根系腐烂代谢物组分,探究根系腐烂分解过程对多氯联苯降解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与非根际对照和根际对照相比,根系腐烂分解处理能显著提高2,5-二氯联苯(PCB-9)的降解效率,且比根际处理高7.4%。根系腐烂分解处理中降解微生物之间的系统发育距离均值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表明该处理为微生物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有效降低微生物间的竞争,为不同降解微生物发挥功能提供了机会。此外,通过分析各处理中降解微生物群落与总微生物群落间的进化关系,证实根系腐烂分解处理能偏向性地富集好氧PCBs降解微生物。联合降解微生物与代谢组数据发现,根系裂解释放的短肽化合物,如丙氨酰丙氨酰谷氨酸、赖氨酰丙氨酸等显著提高了PCBs降解微生物丰度,促进了PCBs代谢;根系分解释放的碳水化合物、脂质代谢等相关化合物也能够通过改善微生物生存环境,间接调控PCBs降解菌,加速PCBs原位代谢。本研究结果证实根系腐烂分解促进了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为土壤污染修复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关键词
多氯联苯,根际,根系腐烂,稳定同位素
报告人
江龙飞
助理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