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释光测年揭示的MIS 8以来海平面变化控制的海岸带黄土阶段性堆积
编号:948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9 11:19:33 浏览:435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7日 10:5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1A] 1A、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1A-2] 1A-2 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附属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海岸带黄土作为海陆交互作用带的特殊类型黄土,在古环境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渤海深度较浅,第四纪海平面小幅的升降即可引起渤海大面积的进退,从而影响区域海陆分布、物源供应和粉尘活动。然而,目前关于渤海黄土的沉积年代、沉积特征等研究只见零星报道,阻碍了人们对于海岸带黄土沉积机制及东亚地区古环境变化的认识。该研究以辽东半岛南端大连地区一处出露约15米的黄土剖面为研究对象,采集了34个光释光样品用于石英和钾长石的年代测定。通过石英与钾长石的年代序列对比,结果表明:1)石英的饱和剂量很低(<150Gy),年代结果与地层顺序不一致,出现明显的年龄低估。相比之下,钾长石的饱和剂量很高(>900Gy),年代序列与地层顺序一致性较好,能够建立独立有序的年代框架。而且,据此建立的钾长石年代序列首次将我国东部海岸带黄土的年代上限拓展到MIS8阶段。2)黄土堆积与低海平面事件有明显的关联,黄土堆积不仅发生在气候寒冷的MIS 8、6、4,在MIS 5也存在较高的沉积速率,可能发生于MIS 5中的低海平面阶段,仍需要进一步的年代学确认。这一年代框架与较粗的粒径特征均表明渤海海岸带黄土主要受近源物源的控制,远缘物源贡献较少。
关键词
暂无
报告人
刘剑刚
辽宁师范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