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释光测年揭示的MIS 8以来海平面变化控制的海岸带黄土阶段性堆积
编号:948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9 11:19:33
浏览:435次
口头报告
摘要
海岸带黄土作为海陆交互作用带的特殊类型黄土,在古环境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渤海深度较浅,第四纪海平面小幅的升降即可引起渤海大面积的进退,从而影响区域海陆分布、物源供应和粉尘活动。然而,目前关于渤海黄土的沉积年代、沉积特征等研究只见零星报道,阻碍了人们对于海岸带黄土沉积机制及东亚地区古环境变化的认识。该研究以辽东半岛南端大连地区一处出露约15米的黄土剖面为研究对象,采集了34个光释光样品用于石英和钾长石的年代测定。通过石英与钾长石的年代序列对比,结果表明:1)石英的饱和剂量很低(<150Gy),年代结果与地层顺序不一致,出现明显的年龄低估。相比之下,钾长石的饱和剂量很高(>900Gy),年代序列与地层顺序一致性较好,能够建立独立有序的年代框架。而且,据此建立的钾长石年代序列首次将我国东部海岸带黄土的年代上限拓展到MIS8阶段。2)黄土堆积与低海平面事件有明显的关联,黄土堆积不仅发生在气候寒冷的MIS 8、6、4,在MIS 5也存在较高的沉积速率,可能发生于MIS 5中的低海平面阶段,仍需要进一步的年代学确认。这一年代框架与较粗的粒径特征均表明渤海海岸带黄土主要受近源物源的控制,远缘物源贡献较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