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场地修复活动环境影响定量评估方法对比研究
编号:835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0 20:22:06
浏览:458次
口头报告
摘要
绿色可持续修复综合考虑环境净效益,尽量减少修复活动本身的环境影响。开展环境影响定量评估能够为修复决策提供参考,推动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发展。当前,污染场地环境影响定量评估方法多样,尚缺乏系统的对比分析和多视角、多尺度的实践应用。本研究以中国河北省某大型复合污染场地为例,分别采用生命周期评估(LCA)、Site Wise 工具和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估(IO-LCA)从微观尺度和宏观尺度对不同修复方案进行环境影响定量评估。在微观尺度,根据划定的地理边界、时间边界和活动边界,进行精细的环境影响定量评估。LCA方法将修复活动的影响归类为人类健康、生态系统和资源,实施方案和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评分分别是6.94 MPt和7.89 MPt,实施方案综合环境效益较高。基于LCA方法的实施方案和替代方案的碳足迹核算结果分别为1.65´108 kg CO2--eq和1.91´108 kg CO2-eq。基于Site Wise 工具,实施方案和替代方案的碳足迹分别为1.29´108 kg CO2-eq和1.39´108 kg CO2-eq,与LCA方法核算差异较小。实施方案产生各类环境足迹的水平为“高”,替代方案在空气污染物排放类别水平为“中等”,其他为“高”。在宏观层面,结合经济学的投入产出理论,根据上下游产业链的经济关联性探究大型修复工程在更大尺度上带来的各类环境影响。IO-LCA方法对修复活动的环境足迹和能源消耗情况进行量化,核算得到实施方案的碳足迹为1.06´1010 kg CO2-eq,由于具有更广泛的边界而远高于LCA和Site Wise评估结果。投入产出表各部门中,实施修复活动带动“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部门带来了最大的影响,能源使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将会对修复活动绿色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生命周期评估、Site Wise 工具和IO-LCA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特点鲜明,结果丰富,能够为修复决策提供多元视角和多尺度参考。本研究通过对典型环境影响定量评估方法在修复活动中的实践应用和对比,为评估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提供参考,为污染场地管理中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指导,旨在推进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污染场地,环境影响定量评估,方法对比,绿色可持续修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