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粉”高锰酸钾强化三氯乙烯NAPL修复
编号:831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0 20:23:08
浏览:419次
口头报告
摘要
污染场地中的三氯乙烯由于其自身特性,往往以独立非水溶相(NAPL)的形式存在于土壤和地下水中,本研究通过疏水性二氧化硅胶体颗粒与高锰酸钾(PM)溶液涡旋混合形成粒径为约200 μm的“干粉”PM,密度小于水。作为惰性材料二氧化硅胶体与PM完全兼容,并通过分子扩散的形式将“干粉”中PM完全释放。由于其表面的疏水性,NAPL转移至“干粉”PM比例最高可至99%,可显著提高氧化剂PM与NAPL的接触面积。对照相同浓度水溶液PM和“干粉”PM氧化降解NAPL,发现“干粉”PM 可将NAPL氧化降解效率提高67%,将单位摩尔三氯乙烯降解所需PM由2.08 mol降至1.56 mol。在原位修复中,溶液PM易在对流作用下稀释同时迁移出污染区,氧化副产物二氧化锰(MO)沉淀占据水流通道,降低渗透系数,其毒性效应也可能减少微生物活动,导致原位修复典型污染物浓度反弹现象。而本研究“干粉”PM材料具有颗粒属性,不易被水流稀释,MO在每一个颗粒水相中产生,削弱MO胶体团聚的机会,透射电镜观察MO粒径为纳米级别,克服上述问题。综上,本研究所合成的“干粉”PM在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三氯乙烯NAPL修复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