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微生物死亡残体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
编号:720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8 17:04:05 浏览:543次
口头报告
摘要
湿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土壤碳库的储存具有重要的作用,土壤有机碳(SOC)是维持陆地生物群落如微生物细胞生长和繁殖的主要碳源。目前还不清楚微生物如何调控湿地SOC的形成和储存。通过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94个样点的表层土壤(0-20 cm)进行取样调查,探讨微生物残体(氨基糖来表征)变化以及微生物残体对SOC库的贡献。在滨海湿地土壤中,微生物受到厌氧条件或含盐量高等环境的限制,微生物分解和代谢土壤有机物质的能力较低。因此,我们推测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残体对SOC库的贡献相对较低。研究表明随着土壤盐分的增加,SOC和微生物残体呈指数下降。微生物残残体对SOC的贡献最高能达到32%,但微生物残残体对SOC的贡献以及真菌残体/细菌残体的比值随着盐分增加呈指数下降。随着盐分浓度的增加,影响微生物残体对SOC贡献的限制因素从营养(如氮)转变为盐分胁迫。我们发现高盐胁迫土壤中微生物残体对SOC的贡献与土壤氮浓度呈正相关,表明增加土壤营养可以缓解盐胁迫对微生物的影响,可为提高滨海湿地土壤质量提供参考。在盐胁迫条件下,生物群落间的关系倾向于合作而不是竞争,植物和微生物利用有限的资源来抵御恶劣的环境。因此,提高养分利用率可以促进植物和微生物的活性,生物群落对高盐胁迫表现出更强的积极响应。通过探究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残体对SOC的贡献,可为全球湿地SOC循环中微生物代谢产物的调控提供新见解。
关键词
滨海湿地,土壤有机碳,物生物死亡残体,盐胁迫,土壤营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