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菌根类型对亚热带山地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影响
编号:717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9 13:37:52
浏览:423次
特邀报告
摘要
陆地上大部分植物都能与丛枝(AM)或外生(EcM)菌根真菌形成共生关系。不同类型菌根真菌可与植物、土壤、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循环过程。亚热带山地森林植被多样性高,存在大面积AM和EcM植物共存的森林。为探明植物AM/EcM类型对亚热带山地森林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影响,本研究选取研究区内AM/EcM植物优势度成梯度(胸高断面积占比)样地,分析凋落物层和矿质土层中有机碳的含量和组成,从碳储量、土层中的分布、碳组成上探究不同菌根类型土壤有机碳积累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EcM植物优势度与凋落物层样品碳含量、碳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碳氮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此外,EcM植物优势度与表层0-10 cm土壤的总有机碳、总氮含量、碳氮比、颗粒有机碳的占比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pH、矿质结合态有机碳占比呈负相关;但这些关系在底层土壤中均未发现。上述结果表明,本区域植物的EcM/AM类型可影响土壤有机碳的积累,EcM植物促进表层碳积累。本研究结果可加强区域尺度上土壤碳循环过程的了解,为改善森林管理措施、提高土壤碳固存能力提供数据支撑。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菌根类型,矿质结合态碳,亚热带森林
稿件作者
田秋香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刘峰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