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配体提升惰性粘土矿物的生物可利用性
编号:707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23 17:39:27
浏览:457次
口头报告
摘要
水铁矿(Fh)广泛存在于土壤、沉积物以及水生环境中,参与了众多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譬如微生物新陈代谢、营养循环以及污染物的固定。此外,水铁矿作为Fe(III)水解的第一种产物,具有高反应性和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够通过吸附和共沉淀等方式聚沉无机非金属元素和有机污染物。之前的研究表明,水铁矿能够被Fe(II)催化转变成更加稳定的铁氧化物/氢氧化物,譬如针铁矿(Gt)、纤铁矿(Lp)、赤铁矿(Hm)、磁铁矿(Mt)等,而在无机非金属元素的掺杂下,如Si和P,水铁矿的物相转变受到了抑制,同时释放出关联的环境因子。我们当前的研究表明,掺有不同非金属元素的还原态水铁矿在随后的氧化过程中,表现出与原始水铁矿完全不同的性质,并且经历多个氧化还原波动之后,物相转变过程以及水铁矿性质都有明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1)掺Si水铁矿(Si-rFh)和掺P水铁矿(P-rFh)的氧化程度要远高于原始的水铁矿;(2)P-rFh氧化产生的·OH要大于Si-rFh和原始的水铁矿;(3)多个氧化循环之后,Si-rFh 和P-rFh的转化速率要远小于原始的水铁矿。因此,相较于原始的水铁矿,掺有无机非金属元素的水铁矿更加能代表环境属性,其氧化还原行为对研究环境中有机质的保存、降解,以及元素的迁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稿件作者
胡大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曾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