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亚稳态活性铁(氢)氧化物的界面行为与重金属的迁移风险
编号:677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0 20:38:36 浏览:391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7日 14:4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19C] 19C、土壤科学与环境健康 [19A-2] 19A-2 土壤科学与环境健康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以铁为代表的变价非(亚)稳态活性组分广泛分布于土壤中,在维持生态功能(土有机碳固存、温室气体水体净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水文条件的季节性波动(如稻田土壤干湿交替),铁活性组分结构始终处于非热力学平衡状态,而地球极端天气事件(如极端干旱和降雨)频发,则进一步加剧了铁等变价活性组分组成的演替。因此,宏观尺度下的水文波动如何影响铁变价非稳态组分的微观结构特征?这些结构的变化如何反馈微观尺度下元素的迁移转化过程,目前仍不清楚。因此,本次报告从这一科学问题出发,拟重点介绍在气候增温背景下土壤中铁活性组分的微结构特征演变特征与环境中典型污染物砷和铅的界面反应行为,从微观上认识非稳态组分在介导污染元素迁移转化行为的潜在机制,以期为重新认识土壤和沉积物中污染物的环境迁移风险提供理论基础,也为开发高效污染水体和土壤的修复材料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砷,土壤氧化铁,界面行为
报告人
侯静涛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稿件作者
侯静涛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