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主要海相烃源岩生烃机理
编号:590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8 15:31:05 浏览:446次
张贴报告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烃源岩生烃潜力的研究及总体勘探程度较低且极不均衡,一直是困扰油气资源评价和勘探进展的瓶颈。本次采用有机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实验方法,系统剖析了研究区奥陶系烃源岩的特征和生烃潜力。研究结果表明:(1)马家沟组烃源岩TOC含量较低,据52个分析样品统计,TOC值介于0.1%~5.825%,平均值为0.315%,局部发育高丰度有机碳烃源岩,TOC含量与泥质含量和黄铁矿含量有关;沉积环境对有机质保存具有重要作用,盐度较高的沉积环境有利于有机质保存;通过对马一段至马三段烃源岩分析,认为各洼陷中心可能为烃源岩发育的有利区域,相对来说,中东部洼陷烃源岩条件略优。(2)马家沟组样品固体沥青碳同位素分布在-26.5‰~-28.5‰之间,可能源自I-II1型干酪根;饱和烃正构烷烃ΣC21-/ΣC22+的值大部分都大于1,轻烃部分较多,整体反映混源特征,以低等水生生物为主;成烃生物以无定形体为主,底栖生物为辅,有机质类型为I-II1型。通过以上分析显示马家沟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混源型,以低等水生生物为主。(3)通过生烃热模拟实验分析显示,马家沟组碳酸盐岩产油率大约相当于II2型干酪根,说明油产率与岩性无关,只跟有机质类型有关,但碳酸盐岩能生成很多H2S;CaSO4的加入会大幅度提高CO2和H2S产率、促进乙烷气体产率、碳酸盐矿物分解以及高温阶段C6-14烃类及C14+烃类的生成。(4)来自碳氢同位素组成及H2S方面的证据显示,马四段盐下天然气全部为油型气,无煤型气混入的证据;马五段盐下天然气主要为油型气,部分存在煤型气混入;风化壳天然气主要为煤型气,存在少量油型气混入。米探1井的天然气为油型气,其甲烷碳同位素组成(-45.4‰)偏轻是由于有较多早期低成熟阶段生成气体的留存,乙烷碳同位素组成(-25.3‰)偏重是受TSR作用和热成熟度共同影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