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十年全球植被生长季峰值时间的变化趋势及其驱动机制
编号:546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25 19:27:48
浏览:650次
口头报告
摘要
生长季峰值时间(Peak of Season,POS)是反映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的重要指标,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物候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全球尺度POS变化及其驱动机制仍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基于1982-2019年的PKU GIMMS NDVI数据,并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和Lindeman-Merenda-Gold(LMG)方法构建了三种驱动模型(物候模型、气候模型、混合模型),研究主要气候因子(改进帕尔默干旱指数、根区土壤水分、饱和水汽压差、温度)、物候因素(春季物候、秋季物候、POS)及其滞后效应对POS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球POS总体呈现显著延迟的趋势 (0.09 天/年,p<0.01)。其中,全球26.4%的区域POS呈现显著延迟趋势(p<0.05),全球21.1%的区域POS显著提前(p<0.05)。三种驱动模型中,混合模型对POS时空变化的解释能力最强(全球约80%的像元R2 > 0.5)。混合模型的结果表明,全球POS趋势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当年的春季物候(全球贡献均值为0.046 天/年)、当年生长季内的温度(0.022 天/年)、饱和水汽压差(0.01 天/年),分别占全球植被面积的40.5%、17.4%、10.3%。本研究相关结论有助于厘清POS的内在驱动机制,对改进生态系统模型和预测未来植被季节动态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植被物候,生长季峰值时间,气候变化,混合驱动模型
稿件作者
王哲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朱再春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