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局部气候区的城市形态和地表温度时空特征探究
编号:513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8 14:22:56 浏览:613次
快闪报告
摘要
城市化和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不断变暖,会使地球失去宜居性和可持续性。以往的研究很少考虑城市局部气候区(LCZ)的长时序转变与地表温度(LST)间的联动关系。因此,本文以西安都市圈为研究区,采用多源遥感影像,使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方法,系统分析2000-2019年局部气候区与地表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量化LCZ的转变过程,以及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一体化与热环境一体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西安都市圈中主要位于环城高速内的建设类型LCZs不断向外扩张比例由38.19%增加到60.02%,向西扩张的过程中西咸双城融合现象显著。同时,LST也呈现出相似的扩张规律;(2)2000-2019年西安都市圈有48.71%的LCZs发生转变,主要表现为建设类型LCZs侵蚀土地覆盖类型LCZs,其中LCZ D(低矮植被/农田)缩减最为明显达到505.92km²,LCZ 5(开阔中层)的扩张最显著达到219.24km²。西安市中心城区LCZs由内到外逐渐呈现出“紧密中层-开阔中层-开阔高层”的近环状分布格局。(3)土地覆盖类型LCZ转向建设类型LCZ使得LST持续升高,但这并非是一个普遍规律,特别的是:2000-2005年,LCZ B(稀疏树林)转为LCZ 4(开阔高层)的过程中归一化LST降低了0.02。从2000-2019西咸LST剖面波幅增大,表明局部高温现象越发显著,城市热环境波动更加剧烈。同时西安咸阳不断扩张,空间上表现出双城融合。研究结果可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基于LCZs的城市规划提供参考依据和借鉴。
关键词
局部气候区;地表温度;城市形态;热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
稿件作者
张丽平
兰州交通大学
周亮
兰州交通大学
袁博
兰交通大学
胡凤宁
兰州交通大学
张倩
兰州交通大学
魏伟
西北师范大学
孙东琪
中国科学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