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景观格局的相互作用对其降温作用的影响研究
编号:510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8 14:22:08 浏览:498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8日 09:48(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2min

所在会场:[7A] 7A、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 [7A-4] 7A-4 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

暂无文件

摘要
受全球升温与城市热岛效应的双重影响,预计城市未来将面临频率更高、强度更大、持续时间更长的高温热浪事件,严重威胁居民身心健康,也导致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大量研究证实了城市绿地具有显著的降温功能,增加绿地、优化绿地空间配置是城市应对气候变化与缓解城市增温的重要手段,但绿地景观格局指标之间如何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其降温作用?当前研究缺乏讨论。本研究以中国的深圳、北京以及美国的巴尔的摩、萨克拉门托为研究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绿地比例、平均绿地斑块面积、平均绿地形状指数、边界密度对地表温度的影响路径以回答该问题。结果显示:1)在任何城市、任何尺度,绿地比例对地表温度的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均显著改变地表温度,在深圳、北京和巴尔的摩,直接影响的相对重要性更大,但在萨克拉门托则结果相反;2)同理,平均斑块面积、平均形状指数的直接影响的相对重要性更大,优于通过改变边界密度对地表温度的间接影响。通过量化不同空间配置指数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地表温度的影响路径,可深化绿地景观格局对地表温度影响的理论认知。
 
关键词
城市热岛,降温效应,路径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城市绿地
报告人
王佳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稿件作者
王佳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周伟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郑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焦敏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钱雨果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