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芦苇沼泽植物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
编号:473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8 13:39:30 浏览:665次
快闪报告
摘要
明确大尺度物种丰富度的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一直是生态学及生物地理学领域的核心议题之一,其对于预测全球变化背景下生物多样性的响应和减少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以中国芦苇沼泽为研究对象,选取488个样点调查的物种丰富度数据为基础,并结合气候、地理、土壤性质等环境因子,探讨芦苇沼泽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芦苇沼泽植物物种丰富度总体表现为滨海沼泽区和温带干旱半干旱沼泽区低、青藏高原沼泽区较低、亚热带湿润沼泽区和温带湿润半湿润沼泽区高的特点;(2)芦苇沼泽植物物种丰富度与年降水、SOC、TN、纬度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MAT、最冷月份最低温、pH、海拔之间表现为显著负相关;(3)这些因素中,土壤性质特别是土壤pH是影响芦苇沼泽植物物种丰富度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其次分别为气候因子、积水状况和地理因子。(4)土壤性质、积水状况和气候因子是直接影响植物物种丰富度,而地理因子是通过改变土壤性质、积水状况与气候因子间接影响植物物种丰富度。总体而言,中国芦苇沼泽植物物种丰富度同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土壤性质起着重要作用。该结论与通常所说的假设相反,本研究支持在大尺度研究范围内,土壤性质是影响植物物种丰富度模式的关键环境因素。
稿件作者
王国栋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孟敬慈
延边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