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土壤种子库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编号:470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25 16:23:47
浏览:512次
快闪报告
摘要
土壤种子库作为植被群落生长、繁殖的来源,在植被演替更新、生物多样性维持和湿地恢复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选择1996年黄河改道后的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为研究对象,选取西侧样带(A)与东侧样带(B),对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土壤种子库多样性特征、相关理化性质及两者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 A、B两条样带内采集的土壤样品共萌发出602株幼苗,包含5类物种,隶属于4科5属。其中A样带的优势种为芦苇,B样带的优势种的盐地碱蓬。(2) B样带各深度的物种萌发量在总体上多于A样带。两条样带在0-5cm、10-15cm深度的萌发数量差异显著,在5-10cm、15-20cm深度的萌发数量则无明显差异。(3) B样带的Simpson指数与Shannon-Weiner指数在0-5cm层内总体高于A样带,在5-10cm、10-15cm层内总体低于A样带,在15-20cm层的两种指数总体上均偏低,B样带的Patrick丰富度指数总体高于A样带,两条样带的Jaccard指数均呈现波动变化。(4)B样带的EC与盐度整体高于A样带,TN整体低于A样带,TOC、TOM随着深度增加逐渐趋于一致。(5)在5-10cm层,A样带种子萌发总量(TG)与盐度、EC及TP呈显著负相关,B样带TG与pH呈显著正相关;两种指标在10-20cm与理化性质间的相关性不显著。EC与Simpson、Shannon-Weiner、Patrick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土壤盐分指标(盐度、EC)为影响土壤种子库多样性的主要因子。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土壤种子库、新生湿地、物种多样性
稿件作者
朱涛
鲁东大学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
王雪宏
鲁东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