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刈割时间和频次对鄱阳湖苔草生长过程的影响
编号:468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8 13:38:09 浏览:531次
快闪报告
摘要
(背景)鄱阳湖是全球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重要的越冬地,苔草是越冬雁类主要的食物资源。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如水利工程的影响,鄱阳湖呈现枯水期提前、枯水时间延长的现象。尤其是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干旱,鄱阳湖也因极度干旱湖床裸露,导致湿地洲滩过早出露,苔草提前生长,打破了在正常的水文条件下,湖泊的退水节律、洲滩植被的生长节律和越冬雁类迁徙节律之间形成的耦合机制。(目标)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刈割的管理方式,探究不同刈割时间和频次对鄱阳湖苔草生长过程的影响。刈割管理方式能否缓解极端干旱气候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以及刈割是否能为越冬雁类提供适宜的食物资源,多次刈割是否会对鄱阳湖湿地苔草产生不可逆的影响和破坏,是本研究着重解决的科学问题。(方法)本研究在鄱阳湖常湖池开展原位实验和监测,设置了不同刈割时间、不同刈割频次,叠加是否清除凋落物处理,并分别设置三个水文梯度,每个处理设置三个重复;每隔3天对苔草进行株高测量,每隔15天进行生物量和营养取样。(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刈割时间和频次会对鄱阳湖苔草生长过程产生影响,并且刈割管理方式可以缓解极端干旱气候带来的不利影响。刈割可以延缓苔草的生长进程,随着刈割时间的推后和频次的增加,苔草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降低,且多次刈割会对苔草造成破坏。此外,在9.3-12.13日对苔草刈割均可以为越冬雁类提供适宜的食物资源。(意义)本研究对恢复雁类食物资源有重要意义,并为湿地恢复与管理提供了科学研究基础。
关键词
刈割,鄱阳湖湿地,苔草,生长过程,越冬雁类
稿件作者
夏少霞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王晨溪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