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物表层质地对其再悬浮释放磷通量的影响
编号:462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8 13:35:28 浏览:566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先前的研究表明,沉积物中内源磷的再悬浮扩散比静态扩散释放量要高,但对于表层质地对沉积物再悬浮的影响考虑的甚少,且对再悬浮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的性质关注不多。基于此,本实验选取位于美国特拉华州苏塞克斯县Rehoboth湾为研究对象,定量比较了沉积物再悬浮过程中磷的释放速率,并探讨了表层沉积物质地对沉积物再悬浮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侵蚀力度条件下(0.05-0.1 Pa)发生的表层沉积物再悬浮过程中溶解态无机磷的释放速率约为静态扩散条件下的4-23倍。此外,通过对比具有不同质地的表层沉积物再悬浮特性发现相比于粒径较细的粘土质粉砂(cSi)质地,粒径较粗的粉砂质砂(sSa)质地的表层沉积物在较小的外力侵蚀作用下更容易发生再悬浮,而呈cSi质地的沉积物,当其表面剪切应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发生明显的再悬浮。同时,粒径< 40 μm的再悬浮颗粒物在呈cSi质地的表层沉积物再悬浮过程中与上覆水中无机磷的浓度更相关。而在sSa质地的表层沉积物再悬浮过程中,粒径> 40 μm和< 40 μm的再悬浮颗粒物将共同影响上覆水中无机磷的浓度。此外,通过将实验室模拟条件下施加于表层沉积物处的侵蚀力与自然条件下风力作用对表层沉积物的剪切应力相结合,计算出在Rehoboth海湾处,相比于正常风力条件下(0.05 -0.3 Pa),在风暴期间(0.4-0.5 Pa)沉积物再悬浮过程产生的颗粒物中的磷可能具有更高的生物可利用性。本实验结果对于了解沉积物质地对沉积物再悬浮过程中磷的潜在释放风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为精准实施表层沉积物覆盖技术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稿件作者
李晓露
华中农业大学
刘广龙
华中农业大学
JaisiDeb
university of delawar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