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质改良材料耦合沉水植物协同修复富营养化湖泊微生态效应研究
编号:460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20 22:28:36
浏览:418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富营养化湖泊治理后期将面临内源污染和生态恢复等问题,这是湖泊在完成控源截污后将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在水生态修复工作中,恢复沉水植物是水体治理的有效途径。生境条件的改善是沉水植物恢复的必要条件。针对杭州西湖“香灰土”底质等不利于沉水植物恢复的技术难题,将改性矿物基材料制备成环保型复合基底改良剂和沉水植物的种植载体,开展了杭州西湖基底改良和沉水植物恢复示范区的六年长期效应评估。研究发现基底改良技术突破了高有机质、高营养盐胁迫等生境制约沉水植物恢复的瓶颈,在示范区成功恢复了苦草为主的复合沉水植物群落,示范区沉水植物盖度长期维持在95%以上,显著降低了沉积物总磷和有机质含量,2015年沉积物总磷和有机质含量分别为2.94 mg/g和27.44%,2020年分别降到 1.33 mg/g和 8.08%。增大了沉水植物生物量,提高了沉积物微生物多样性,改善了示范区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透明度达到2.5m以上。加快了湖泊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促进了水生态系统向清水草型转换。
关键词
沉水植物,富营养化,底质改良,协同修复,微生态效应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