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20-2021年含钒单颗粒混合状态及来源研究
编号:4101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26 11:17:25 浏览:370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钒(V)在沿海地区通常被用作大规模船舶排放的示踪剂,随着中国燃油政策的实施,颗粒物中V的含量明显下降。新燃油政策后,沿海城市大气中含V颗粒物的演变趋势及除船舶排放外的其他可能来源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于2020至2021年,在广州市典型船舶港口站点进行大气细颗粒物实时监测。监测期间,含V颗粒物数浓度占总颗粒物的1%左右,含V颗粒物的含量在两年间逐渐降低,且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夏季的占比最大,其次是冬季和春季。含V颗粒物受到了海上船舶排放的影响,主要来自长三角到珠三角沿海港口的区域运输和本地排放。利用PMF分析了含V颗粒物形成过程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其主要受到汽车尾气和船舶排放因子(35.7%),工业矿尘因子(19.6%)和工业排放因子(17.9%)的影响。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为沿海地区大气环境中含V颗粒的形成过程和潜在来源提供依据。
关键词
单颗粒;钒;来源解析;船舶排放
报告人
熊鑫
暨南大学质谱仪器与大气环境研究所

稿件作者
熊鑫 暨南大学质谱仪器与大气环境研究所
李梅 暨南大学质谱仪器与大气环境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