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沉积物中六溴环十二烷的分布及微生物降解
编号:4088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26 09:13:19 浏览:422次
张贴报告
摘要
六溴环十二烷(HBCD)是世界上应用广泛的溴化阻燃剂之一,常用于建筑行业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中以及纺织品、粘合剂、涂料等产品中。HBCD因其持久性、远距离运输、生物积累和毒性,被列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中。HBCD可在产品的生产、使用、回收和处置过程中释放到环境中,已在各种环境介质中广泛检出。海洋沉积物是有机污染物的重要源和汇,在有机污染物的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以珠江口及南海为研究区域,探讨了沉积物中HBCD的污染特征、时间和空间变化趋势,并研究了其微生物降解过程。从2010年到2021年,珠江口沉积物中HBCD浓度下降。珠江口沉积物中HBCD的主要非对映异构体是α-HBCD (48.7%),其次是γ-HBCD (46.2%),β-HBCD的贡献较小(5.1%)。珠江口沉积物中选择性富集(+)-α-HBCD。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HBCD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深圳和广州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HBCD显著高于珠海。深圳和广州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HBCD呈现上升趋势。广州和珠海红树林沉积物样品中表现富集(+)-α-HBCD,而深圳沉积物样品中则显示富集(-)-α-HBCD。厌氧条件下,珠江口和广州沉积物可在15天左右对100 ppb工业品HBCD达到50%的降解率,珠江口沉积物中HBCD非对映异构体的比例变化呈现差异,可能是由于其降解速率不同或相互转化所致。珠江口和广州沉积物中HBCD非对映异构体变化趋势的不同,可能是由于微生物类群差异引起。
关键词
六溴环十二烷,海洋沉积物,分布,微生物降解
稿件作者
隆楚月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孙毓鑫
华南师范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