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渊海沟沉积物活性二氧化硅成岩作用
编号:4086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26 09:12:39 浏览:493次
张贴报告
摘要
硅(Si)是地壳中丰度第二的元素,通过生物泵、硅酸盐风化和反风化等过程参与了全球碳循环,进而影响气候变化。海洋中以硅藻为主体的浮游植物死亡后以颗粒态生物硅的形式向深海输送。据估计,大约有1/3的生物硅再循环进入海水,剩余部分进入沉积物。在沉积物中生物硅与金属阳离子结合生成自生粘土矿物、同时伴随碱度消耗和CO2生成的过程称为反风化作用。它被认为在调节地质历史时期海水化学组成和海洋碳、硅循环以及气候变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故生物硅在海底沉积物中的再循环和埋藏是海洋Si收支的重要组成部分。沉积物中Si收支的一个关键科学问题是:有多少生物硅被再循环进入海水和最终被埋藏在沉积物中?已有研究表明,在热带河口和三角洲含生物硅沉积物中自生粘土矿物可以在年际尺度快速形成。但是,关于深海沉积物中的生物硅早期成岩作用的了解还十分有限。我们对采集于马里亚纳海沟水深介于~5800至10954米的5根沉积物柱样开展生物硅含量、孔隙水硅酸含量(DSi)以及稳定硅同位素组成(δ30Si)分析测试,并结合反应-运移模型,旨在定量揭示马里亚纳海沟沉积物Si循环过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生物硅含量较低和碎屑组分含量较高的海沟轴部站位,生物硅溶解和自生粘土矿物形成的速率最高,表明沉积物中碎屑组分的多少控制了生物硅的早期成岩过程,这是因为沉积物自生粘土矿物形成不仅需要Si,还需要碎屑组分供应的金属阳离子(如Al、Fe等)。模拟结果还表明,约40-70%生物硅溶解的Si被捕获形成自生粘土矿物,有效促进了生物硅在沉积物中的转化和埋藏。研究成果对深海/深渊沉积物Si以及相关元素循环的认识提供了新的见解,为完善海洋Si收支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关键词
深渊海沟,活性二氧化硅,自生粘土,反风化作用,硅收支
稿件作者
李维鼎
上海海洋大学
宋子君
上海海洋大学
罗敏
上海海洋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