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国姓地区中新世海相菱铁矿结核的成因 —来自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和硫同位素的证据
编号:4075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26 09:08:49 浏览:415次
张贴报告
摘要
早期成岩作用促进了海洋沉积物中碳酸盐矿物的形成、元素的循环和同位素分馏。因此碳酸盐岩记录了其形成时的流体特征、沉积环境、元素迁移等信息。菱铁矿作为一种主要的碳酸盐矿物能够很好地记录其形成时的地质流体信息及形成环境。台湾国姓地区中新世猴洞坑组海相泥页岩发育多层菱铁矿结核,被认为生成于浅部的次氧化带沉积物中,但仍然缺乏足够的证据。草莓状黄铁矿因其对环境敏感,能够保存原始的成岩信号,被广泛应用于示踪沉积环境。本文对菱铁矿中的草莓状黄铁矿开展了粒径统计和硫同位素分析。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变化范围较大,主要在6 μm~10 μm之间;黄铁矿的硫同位素值为‒28.46‰至3.11‰,平均值为‒11.70‰。菱铁矿中发育的黄铁矿粒径范围和硫同位素值指示了菱铁矿形成于浅层的弱氧化的沉积物中。本研究揭示了沉积环境对沉积物中早期成岩过程的影响,阐明了菱铁矿形成的成岩过程以及其对于C-S-Fe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控制作用。
稿件作者
崔娜
上海海洋大学
王钦贤
上海海洋大学
贾子策
上海海洋大学
陈成业
上海海洋大学
陈多福
上海海洋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