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生态系统植被恢复背景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特征研究
编号:4041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24 11:03:01 浏览:429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8日 11:49(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12] 12、地表过程与地貌 [12-4] 12-4 地表过程与地貌

暂无文件

摘要
荒漠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对于实现全球可持续性非常重要。在世界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在维持生态系统功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和活性与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植被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然而,在荒漠化逆转过程中,土壤质量由贫瘠改善至肥沃的发展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研究却甚少。本研究以库布齐沙漠三种不同逆转阶段(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下的灌木(沙柳)和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逆转阶段下植被类型对土壤物理、化学、酶活性以及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如下:
(1)从流动沙地到固定沙地土壤粘粒、粉粒含量显著增加(p<0.05),沙粒含量显著减少(p>0.05),并且不同逆转阶段中灌木较草本植被更有利于土壤颗粒的细化。
(2)从流动沙地到固定沙地土壤酶活性含量显著增加(p<0.05)。在逆转过程初期,灌木和草本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较小,随着荒漠化逆转,灌木更有利于提高土壤酶活性。
(3)荒漠化逆转过程下土壤pH显著降低(p<0.05),随着逆转过程的发展,灌木和草本促进了土壤养分含量的积累,其中促进了有机碳、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p<0.05)。在各逆转阶段中,灌木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显著高于草本类型。
(4)由Shannon指数和ACE代表土壤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各逆转阶段下灌木和草本植被ACE差异不显著(p>0.05),但从流动沙地发展到固定沙地提高了土壤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并且从流动沙地到固定沙地灌木较草本下的土壤细菌多样性显著增加。土壤β多样性受逆转阶段和植被类型影响显著。并且pH是影响该区域土壤细菌丰富度的关键因子。
 
关键词
暂无
报告人
李浩年
内蒙古农业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