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长期观测的东南沿海城市厦门的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季节变化与影响因素研究
编号:3997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21 00:52:27 浏览:418次
张贴报告
摘要
气溶胶通过直接辐射效应和间接辐射效应对气候产生重大影响,被认为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评估不确定性的最大因素之一。在东南沿海城市开展气溶胶光学特性观测实验,有助于准确评估气溶胶的环境和气候效应。本研究于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在中国东南沿海城市厦门利用浊度计、黑碳仪等对气溶胶的光学特性进行了连续长期观测,并结合Marga、ACSM等的观测数据对化学成分对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影响进行分析。散射系数(σsp)、吸收系数(σap)、单次散射反照率(SSA)和PM2.5浓度呈明显季节变化。σsp和σap呈明显的双峰日变化,峰值出现在早高峰和晚间,凌晨和下午较低,而SSA的日变化则相反。风依赖性分析表明,σap主要受本地排放的影响,而σsp同时受本地排放和区域传输的影响。利用浓度权重轨迹分析(CWT)研究了厦门σsp和σap的贡献来源。结果表明,厦门σsp和σap的贡献源区主要为福建东北部、浙江南部、珠三角地区及海洋,但季节的变化略有不同。利用IMPROVE方法对σsp进行了基于化学组分的估计重建。结果显示,OM对σsp的贡献最大,其次为NH4NO3、(NH4)2SO4、海盐和矿尘。利用浓度权重轨迹分析(CWT)对影响σsp各化学组分的贡献来源进行分析,表明其主要贡献源区为福建东北部、浙江南部、珠三角地区及海洋,但物种和季节的变化略有不同。本研究提供了中国东南部沿海城市厦门不同季节的气溶胶光学特性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揭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提供基础,并为颗粒物污染管控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稿件作者
李梦仁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李玲鋆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