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体物质运移特性及其对重大滑坡预测基础理论研究的潜在意义
编号:3872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25 21:32:24
浏览:490次
快闪报告
摘要
天然岩体受到复杂的应力条件、水文环境以及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内部普遍发育着不同尺度的宏细观裂隙。这些裂隙在地下物质运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物质传输和运移特性与许多地球物理过程和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然而,由于岩石裂隙的几何非均匀性和其间流体流态的复杂性,使得岩石裂隙中的物质运移特性表征和预测十分棘手。为解决上述科学问题,借助大型高性能工作站,开展了大规模三维岩石裂隙溶质运移高精度数值模拟研究,阐述并定量化了几何结构特征对溶质运移的控制机制。采用经典一维宏观对流-扩散理论,对模拟得到的溶质穿透曲线进行反演模拟分析,构建了水动力弥散系数、溶质传输速度与岩石裂隙开度、粗糙度之间的量化公式。基于经典传输解析公式和修正立方定律,嵌入传输系数参数化公式,最终推导构建了岩石裂隙溶质运移过程预测解析模型。该预测模型实现了仅依据几何结构信息,高保真度地预测溶质运移过程,从而回避了大规模数值建模与模拟求解问题,模型对于直接、高效、低成本地预测裂隙岩体中的物质运移过程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预测模型量化了地质体结构对其间物质运移的控制性机制,搭建了地质体结构演变与水化信息演化二者间的理论桥梁,为有效修复地下水环境、高效开采地下油气资源提供了理论支撑。鉴于地质结构信息对于地质灾害(地震、滑坡等)等方面研究的重要性,论文构建的结构演变~水化信息耦合模型,也为基于物质/水化信号的地质灾害成因机制和早期预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