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偏差校正的岩体三维随机裂隙网络建模技术
编号:3868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9 10:02:38
浏览:405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岩体内部发育的结构面在天然露头面或人工开挖处部分出露,无法通过直接测量获得结构面三维分布,只能从二维平面或一维测线采用地质罗盘等来测量,所获测量样本反映的是结构面的一维或二维几何信息,并不代表三维分布,即存在测量偏差。为揭示一维测线技术几何测量偏差的来源,通过理论分析了一维测线技术几何观测偏差的来源,定义“测量样本密度”概念,用以统一解释观测偏差的根源;进而提出了观测优化方案,揭示了为获得准确结果所需的最小测线与结构面夹角和最小样本容量,解决了由测线法获得结构面几何分布参数这一技术难题。开发了三种直径估计方法和两种产状偏差校正方法。评价岩质边坡潜在变形破坏形式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对三维结构面网络几何要素的准确掌握。野外观测样本反映的是结构面的一维或二维几何信息,并不能代表结构面网络几何参数(如直径、产状)在三维空间内的概率分布。凝练出未删截半迹长与直径的统一概率关系模型,提出直径广义估计方法;采用Monte Carlo 法模拟结构面几何要素分布、解析几何学推导分布关系、试算直径逼近实测未删截半迹长分布,提出直径分布试算估计方法;由概率论推导提出能够纠正截短偏差的Priest-Zhang直径算法。评估了通过产状偏差校正、由一维观测样本来估计三维产状分布的前人方法并开发了两种新方法。实现高精度产状分布估计的途径之一是选择最佳的估算器,开发了一个能够自动确定最佳估计器的识别工具,解决了结构面三维直径和产状分布估算不准确、适宜分布形式窄的难题。开发了由一维样本来估计三维参数的策略,实现岩体三维参数的准确估计。开发了基于偏差校正的三维随机离散裂隙网络建模技术,实现岩体结构准确再现。
关键词
一维裂隙几何信息,,三维参数,偏差校正,裂隙网络建模
稿件作者
黄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唐辉明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