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小流域林草工程的生态水文效应及暴雨侵蚀产生的破坏性影响
编号:3774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25 14:03:48
浏览:447次
特邀报告
摘要
黄土高原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20余年,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植被覆盖度显著提高,实现由“黄”到“绿”的转变,土壤侵蚀明显减弱,入黄泥沙大幅减少。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脆弱生态地质环境仍未根本改变,极端气候尤其是暴雨引发的各类灾害仍然处于高位状态,区域性灾害风险十分严峻。当前,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已进入一个节点性时期,但全球变化背景下植被重建的终极目标并不十分明确。未来50—100 a,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生态水文效应与可持续性如何,极端气候频发会对生态工程产生什么样的破坏性影响,灾害风险如何,目前缺乏前瞻性的科学认识。鉴于这一科学问题,报告人对在甘肃庆阳南小河沟长期退耕还林和还草小流域持续开展近10 a的观测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深入研究了小流域近70 a林草工程建设产生的生态水文效应及差异,最后探讨了暴雨导致浅层滑坡大规模发生产生的破坏性影响,评估了生态工程建设可能面临的极端气候风险。
关键词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极端降雨,滑坡侵蚀,生态水文效应
稿件作者
金钊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