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地区气象要素对土壤冻融过程的驱动机制——以纳木措季节性冻土区冻融循环观测为例
编号:3760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21 21:11:12
浏览:409次
快闪报告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冻土区显著退化,引发冻融及土壤风蚀等危害。为了探究气象条件对土壤冻融过程的驱动机制,本文于西藏纳木措湖南部建立气象站获取环境数据,分析日变化的气象因子与土壤温湿度、膨胀量等冻融因子的关系,量化冻融过程对土壤膨胀量的影响并探究其在土壤风蚀中的作用。受昼夜交替的气象条件影响,该地区的冻融循环过程在秋末冬初的始冻阶段和冬末春初的解冻阶段表现最为明显,且作为陆气交界面的表层土壤受影响最大。始冻阶段的降水较少土壤湿度维持在较低水平,此时土壤湿度随降低的土壤温度线性下降。较低的湿度使冰晶多在土壤空隙内生长,对冻胀量影响不明显。解冻阶段初期土壤受融雪下渗和内部冰晶融化影响湿度较大,土壤冻胀量随冻融循环次数逐渐呈对数形式增加,最高可达8mm。后期在表土蒸发作用下土壤湿度降低,再次与升高的土壤温度呈线性趋势。本文提供了全球变暖背景下高寒冻土区冻融过程的现象解释和基础数据,为冻融风蚀研究和土壤侵蚀模型开发提供依据。
发表评论